單鞋,美麗的“磨腳石”
【中國鞋網-鞋與生活】“你的腳怎么了?”早上,同事看著一路搖搖晃晃走進單位的丸子關切問道。丸子尷尬地指了指后幫被踩扁的高跟鞋,“看,腳跟磨出了N個泡,只能把它踩扁當拖鞋穿了。”六個晶瑩剔透的水泡赫然腳上。
丸子說,最近她添置了四雙單鞋,兩雙平底,兩雙高跟,但都磨腳。“這是美麗的代價,好看的鞋幾乎都磨腳。”丸子無奈地說,一到夏天,腳后跟就會備受折磨,且年復一年。

買時心動無比,穿時痛苦不已
單鞋,美麗的“磨腳石”
天氣轉暖,靚麗的單鞋替代了靴子,成了鞋柜里的主角。可經常有MM抱怨:“我再也不穿這鞋了。”“我恨不得赤腳。”甚至有MM說,穿著新的高跟鞋,就像是踩在堅硬的石頭上,既難行走,又磨腳。單鞋簡直是美麗的“磨腳石”。
感同身受的不僅是普通人。據稱,“妖男”安德烈·佩芝最近計劃推出個人服飾品牌,其中就有鞋履系列。也許是經常穿著高跟鞋走秀、拍大片讓他痛苦不已,安德烈·佩芝說:“我的鞋履系列的名字會叫‘鎮痛劑’,那些漂亮的鞋子穿起來總是不舒服,你得先吃點兒止痛藥才行。”這話說到不少人心坎兒里去了!
也許,穿新鞋就像迎接初生的寶寶,要痛苦一陣,才能開始享受美妙的旅程。
有人說,看女人的腳就能看出她平時常穿什么鞋子,沒錯。腳后跟、腳趾等部位上的舊疤新傷是穿淺口平底鞋的后果,大拇指外翻是恨天高的“杰作”……那么,來看看雙腳上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吧!
TOP1:腳后跟
腳后跟,確切地說是跟腱部位的皮膚,最容易受傷。任何款式的單鞋都可能磨破這里。因為人在走動時,這里皮膚與鞋子的摩擦最厲害。
TOP2:腳趾
大腳趾和小腳趾的外側,很容易因為鞋頭的擠壓和摩擦而長出水泡,腳寬的姐妹們更容易受傷。著名的貝嫂那著名的大腳骨,就是恨天高的產物。
TOP3:腳背與腳趾銜接處
也就是腳趾跟部位。淺口鞋前臉邊緣與腳趾跟摩擦,輕則皮膚發紅,重則掉皮起泡。這種傷痛感會在下午腳脹時尤為明顯。
即便買之前你雙腳穿上新鞋在專柜里走上十個來回,也未必能試出這鞋到底磨不磨腳。可一上大街走上五分鐘,其磨腳的真面目就暴露了。所以,我們必須在購買前用一些小招辨別出鞋子的磨腳程度。
方法一:
看皮質。皮質軟的鞋子不怎么磨腳。挑選時,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按壓一下鞋子后跟的皮革,容易變形的柔軟皮質穿起來相對舒適。鞋子的前臉邊緣、鞋頭部位同樣適用。另外,看上去光潔挺括的漆皮鞋可能更磨腳。
方法二:
看鞋底。鞋底柔軟的鞋子穿起來更跟腳,鞋底硬又厚的鞋子不跟腳。不跟腳易導致鞋后跟和腳后跟的摩擦加劇,使腳后跟磨破。
方法三:
看鞋跟。相對恨天高,平底鞋還是比較“仁慈”的。有網友總結出經驗,同等材質下,鞋跟低于7厘米的高跟鞋磨腳程度相對低一些。
方法四:
看裝飾。這里所說的裝飾不是指蝴蝶結等純粹的裝飾品,而是有一定功能的裝飾。比如,鞋子后跟邊緣的松緊帶、后跟的包邊等。后跟邊緣有松緊帶的鞋子看似更跟腳,但長時間穿著則可能割腳。因為松緊帶的松緊程度比較難控制,即便沒有磨破皮,也會把腳后跟勒出深深的痕跡。
1、所有的新單鞋,包括平底和高跟,買來后先別忙著穿。用牙刷的柄,或者比較堅硬的筆桿,在鞋邊處一圈一圈地打磨,讓鞋子的邊緣變得不再堅硬。
2、第一次穿時,先在腳后跟貼上創口貼,以防出門后因磨腳而走路不便。
3、留著買鞋時送的鞋撐。
4、如果是鞋后跟磨腳,就用熱毛巾將磨腳位置敷熱、敷軟,將鞋頭位置塞滿紙團,取鞋撐,將鞋后跟頂住,過一晚,第二天就不會那么“緊”了。
5、鞋后跟兩側磨腳的話,通常是兩側皮革較硬,較厚,較凸。用熱毛巾將兩側的皮革敷軟,取錘子,將它們敲扁。
6、腳趾跟部位磨腳,用牙刷柄或筆桿來回磨蹭。
單鞋好看但磨腳。可女人們總是心甘情愿地踩著“刀尖”舞蹈。
- 上一篇:沒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了
- 1穿這種鞋上班的年輕人,你惹不起
- 2拋棄你的高跟鞋吧,現最流行的是“
- 3脫掉老爹鞋吧!今秋流行穿“德訓鞋
- 4國慶出游,去了上海才發現:老爹鞋
- 5羽絨服+鯊魚褲+老爹鞋:秋冬流行搭
- 6秋季時尚潮流:平頭鞋取代小白鞋,
- 7今年火了一雙平底鞋,叫“德訓鞋”
- 8今年不流行運動鞋了,“平頭鞋+闊腿
- 9秋天別再只顧上半身,用對牛仔褲+小
- 10入秋之后才發現:會穿的女人都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