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 想說愛你不容易
中國鞋網12月06日訊,高跟鞋是每個女人的最愛,高跟鞋的性感、嫵媚、淑女等百變形態是女性必備的武器。隨著冬季來臨,高跟靴又開始登上時尚舞臺,繼續著在細細的跟上搖曳女性的自信與風韻。但是,外表時尚的鞋子里隱藏的可能是一雙痛苦的腳。
經常穿高跟鞋的MM,美是美了,可是否感到腳上的疼痛從未停息過。蹬著高跟一天下來,總會覺得有些地方隱隱作痛。是腳趾、跟腱、足底、還是腰椎?可不能輕視這些疼痛,這是你的雙腳正在承受美麗的傷害。也不要以為,只要讓腳休息一下,就能解決這些疼痛問題,要知道根本原因不在腳上,而在鞋上。
有研究報告顯示,一個正常人每天平均大約要行走8000步,而行走時足部所承受的壓力約等于自己的體重,跑步時更達到體重的3~4倍。人的一生大約要走11萬公里的路,多半還是走在堅硬的路面上。每個人的每只腳都有26塊骨頭、33個關節和各種各樣的肌腱、肌肉。每走一步,都要牽扯到這么多東西。可見鞋子的重要。
高跟鞋令人體的重心向前傾斜,上身必須后傾才能保持體態的平衡,因此,穿上高跟鞋會令人挺胸抬頭,體現女性曲線,雙腿也顯得格外修長。但要注意的是,高跟鞋的“健康標準”在7厘米以下,如果超過了7厘米就很可能成為雙腳的刑具。穿著不合適的高跟鞋,會帶來一系列健康隱患。
鞋太小
` 引發癥狀:厚繭、雞眼
如果你的高跟鞋有點磨腳,逛街半小時就可能會長出水皰。再忍耐幾小時后,這些部位就很容易長出繭和雞眼。雞眼中間有一深入皮膚內的堅硬核心,刺激此核心會有激烈的刺痛感。發生此類情況,在穿鞋方面要選擇寬松合腳的鞋子,或是使用特殊結構的功能鞋墊來減輕腳底所受的壓力。
鞋頭太尖
引發癥狀:嵌甲、拇趾外翻
嵌甲也稱為“倒刺”、“甲內生”等,是指趾甲向肉里面長,大多數人出現在足第一趾上。如果趾甲的殘角刺入肉里,紅腫疼痛,即會引起“甲溝炎”。
拇指外翻多數是因為穿尖頭高跟鞋所致。尖頭鞋的前端成三角形,站立時把腳尖強塞入窄小的三角區,拇指被迫外翻而且略微外旋,其他指頭彎曲或者內旋以適應這個形狀。嚴重時會有明顯的疼痛出現,甚至頂起第二趾,形同“雞爪”。
鞋底又薄又硬
引發癥狀:跖痛癥
跖痛癥這個名詞有些專業,其實就是前腳掌疼痛。此病與高跟鞋有直接的關系。當后跟抬高時,前腳掌就要負擔全身的重量,久而久之,這個部位的皮膚會增厚,形成硬塊,從而出現一走路就痛的現象。
鞋跟過高
引發癥狀:扁平足
足病診療師也指出,穿上高跟鞋后,小腿肌肉為了平衡向前傾斜的重心而經常拉緊,一旦扭到,便會引致“脛后肌功能障礙”,令腳底拱橋位的筋腱被拉扯,久而久之,筋腱會抵受不住拉力而松弛,拱橋位便失去支持而塌下,形成扁平足。
此外,膝蓋和腰的痛,通常也是因為穿高跟鞋走路時長期保持不舒服的姿勢造成的,因為鞋跟高,人體負重力曲線發生改變,造成骨盆前傾,腰部后仰,過度的腰部后伸、背肌收縮繃緊,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于緊張狀態,長期下去,關節囊和腰背肌易發生勞損,引起腰痛。
那如何穿高跟鞋才能美麗健康兼得呢?
1.選購時先確定鞋底跟自己腳的弧度是否相符。腳趾前端與鞋子頂端應留有一定空隙,鞋跟不宜太細,鞋頭宜寬松。5厘米左右的中跟鞋既能體現美感,對足部的傷害也比較小。
2.穿著高跟鞋走路時姿勢要正確,腳尖往前伸直,臀部夾緊,上半身挺直。這樣可以避免壓力分布不均,促進血液循環,遠離腿部酸痛。平時不要總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腳部同一處經常受到擠壓。
3.穿高跟鞋的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控制在6小時以內,在單位時、回家后,換一雙舒適的平底鞋,給雙腳放松的機會。也要注意穿著的場合,前往擁擠或道路不平整的地方時不宜穿著,穿高跟鞋時也不宜疾走快跑。
- 上一篇:沒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沒有下一篇了
- 驗證碼:
- 1穿這種鞋上班的年輕人,你惹不起
- 2拋棄你的高跟鞋吧,現最流行的是“
- 3脫掉老爹鞋吧!今秋流行穿“德訓鞋
- 4國慶出游,去了上海才發現:老爹鞋
- 5羽絨服+鯊魚褲+老爹鞋:秋冬流行搭
- 6秋季時尚潮流:平頭鞋取代小白鞋,
- 7今年火了一雙平底鞋,叫“德訓鞋”
- 8今年不流行運動鞋了,“平頭鞋+闊腿
- 9秋天別再只顧上半身,用對牛仔褲+小
- 10入秋之后才發現:會穿的女人都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