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接觸
波鞋,sneaker是拿來玩的!
2005-05-25 08:56:08 中國鞋網 www.annualhp.com 打印本頁 關閉
潮流界流行玩波鞋已經很久了。波鞋通常不是用來玩波(Ball),也不僅僅是雙鞋。
1982年Nike Air Force I誕生后,波鞋就開始成為審美的對象與高科技的舞臺。1974年李小龍穿著Asics Tiger Tai Chi 拍攝《死亡游戲》,1986年喬丹鞋問世,2004年威爾· 史密斯穿著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Star講述遙想的2035年未來故事,
受上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街頭文化的影響,波鞋里融入了涂鴉和DJ,也成了Hip-Hop勇士及其追隨者的制服。80年代經濟騰飛后,日本人投入大量金錢和熱情,翻炒波鞋及其文化,哄抬了波鞋的價格,也促生了復古潮流的蔓延。Retro Kid,Ben Baller,這些都是國際著名的波鞋玩家ID。而來自澳洲的“瘋子”Woody,更因熱愛而投身職業,創立波鞋專業出版物《Sneaker Freaker》之余,還受大公司之邀設計波鞋。
世界最大的運動鞋藝術巡回展組織Sneaker Pimps也是由瘋狂玩家發起的活動,這個活動迄今為止已經在全球超過45個國家進行過展出,并和世界頂級的街頭藝術家、公仔設計者、影像創意者、涂鴉大師、雕塑師及廣大的運動鞋愛好者、收集者合作。2005年3月,Sneaker Pimps來到北京和上海,它不僅帶來了全套喬丹鞋和最新的別注DUNK,還讓兩地鞋迷頭一次看到了傳說中的“藝術鞋”。“球鞋=藝術”作為一句口號被提出來或許只是出于商業上的考慮,可是看過Sneaker Pimps上的展示,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藝術表達所需要的,或許真的只是一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