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經營管理】我們不否認文章和馬伊琍具有很深的感情基礎。這里摘錄一小段文章給馬伊琍的情書,可以證明。
親愛的,2008年你給我太多驚喜,因為我要轉換多個角色,但現在我好象多了一個角色,影后的丈夫。說起匹配,我應該是影帝才對,可是在現階段,我似乎沒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慚愧。但我愿意做一個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在你的光環下囤積力量,蓄事待發,以你為榜樣,努力奮斗!
那么,文章為什么會出軌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文章和馬伊琍結婚的時候,文章還只是一個剛出道、沒什么名氣、沒什么分量的菜鳥,而馬伊琍已經出道多年,多次獲獎,事業上很有成就。也就是說,在早期,文章得靠馬伊琍“罩著”,他就是馬伊琍翅膀下的一只小鳥。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文章在婚后是很服馬伊琍管的,還叫她馬司令。
如果文章沒有才華,如果文章沒有好的發展機會,如果文章不是一個叛逆的人,那么,他也會很心甘情愿做一個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他和馬伊琍也會幸福地生活一輩子。
但偏偏不是這樣。文章是有才的,也趕上了很好的發展機會,比如在很有影響力的電視劇《蝸居》中就擔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更關鍵的是,文章是一個非常叛逆的人。
通過很多關于文章的訪談節目,我們知道,文章是從小就特別叛逆的。有一次錄節目,在后臺休息室,他在那兒抽煙,工作人員要他把煙掐了,他就直接掐在沙發上。應該說,文章的父母對他從小是很嚴的,習慣鎮壓他,習慣擠壓他的情緒。一般情況下,這種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在長大以后容易脾氣比較急,甚至是暴躁,而且他與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往往用征服、而不是示好的方式。就像他父母當年征服他一樣。這樣的人到一個群體中,常常會激起一群人的反感。大家都注意到了,很多媒體都說跟文章沒法合作。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其實是平和的,這種攻擊性強的人,內在都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孩,而正是因為他沒長大,他總是想顯示他的強大,甚至采用幼稚的方式。
在和馬伊琍剛結婚時,文章還很弱小,盡管叛逆但也只能“忍”著,像馬伊琍的兒子一樣。馬伊琍也很享受當“媽”的感覺。
隨著文章事業的發展,他開始渴望強大,也逐漸有了顯示他強大的資本。他需要有人崇拜他、仰望他、依賴他,他需要由他來給與,他需要當一個真正的男人來保護他的女人、他的家庭。這個時候,姚笛正好出現了。摟著姚笛,帶給文章的那種男人的感覺,讓文章非常滿足。這種感覺,馬伊琍從來沒有給過文章,文章也沒有感受到。
更可悲的是,馬伊琍沒有意識到文章內心的改變,或者意識到了但卻無能為力。
文章已經進入到另一個成長階段,原來的環境已經不適合了。文章和馬伊琍在這種心理背景下,發生了矛盾,婚姻開始走向破裂。如果馬伊琍不能改變與文章相處的方式,離婚是遲早的。
就像王菲和李亞鵬一樣。以前王菲找李亞鵬,是想找一個“父親”。后來王菲成長了,不需要父親了,而李亞鵬卻還“陶醉”在父親的角色中。
婚姻是這樣,企業的高層聯盟也是這樣,比如牛根生和鄭俊懷就好比文章和馬伊琍。
鄭俊懷1950年出生,大學畢業,剛開始在呼和浩特市農業局工作,然后被調到呼市回民奶食品廠任廠長。鄭俊懷當廠長的時候,1958年出生、高中畢業的牛根生,還只是一個洗瓶工。
從這兩個人的簡歷看,鄭俊懷是牛根生天然的大哥,他擁有絕對的權威。牛根生只是鄭俊懷翅膀下的一只小鳥。就像早期的文章,躲在馬伊琍的翅膀下一樣。
事實上也是這樣。
鄭俊懷在全市率先搞起了承包制,于是,牛根生承包了加工車間,干得非常不錯。
1996年,伊利集團成立。鄭俊懷成為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CEO,牛根生成為主管生產和銷售的副董事長和副總。
但是,和文章一樣,牛根生是有才的,也有了很好的發展機會,并且他也是叛逆的。牛根生需要證明自己的強大,因為他確實已經強大起來了。牛根生像一頭上足發條的猛牛,既能沖鋒在前,又能聚攏一批人才策劃出獨到的營銷方案。他作為副總,分管的員工占到了伊利員工的80%。
需要證明自己強大的牛根生,像文章一樣,選擇了“背叛”。但是,像馬伊琍一樣,鄭俊懷已經習慣了牛根生的“聽話”,尤其是鄭俊懷本人深受皇權文化的影響。“恐懼”的鄭俊懷不想失去他在牛根生面前的絕對權威。但是,“貪婪”的牛根生想得到更多的東西。他要挑戰鄭俊懷的權威。
1998年5月,集團公司在鄭州召開會議,定奪是否擴大冷凍生產。牛根生在會上忍不住說:“這屆領導班子干不了大事!”一語驚四座,鄭俊懷臉色一沉,當即拂袖而去。
一個人的貪婪和另一個人的恐懼,在同一個利益點上激烈地交鋒。結果,牛根生、鄭俊懷兩人“離婚”在所難免。
1998年11月,公司召開董事會,牛根生正式提出辭職,董事會表決同意。
1999年3月,伊利董事會正式宣布了牛根生辭去副董事長和副總職務的消息。隨后,牛根生回到呼市與舊部一起注冊了“蒙牛”。
蒙牛成了牛根生的“姚笛”,這么比喻或許不太適合。 (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