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人力資源】在德國,中國留學生會在電話亭貼上“男電話亭”和“女電話亭”的標識,結果德國人真的各自分男女打電話,即使男士們排隊等候,也沒有人到女士電話亭打電話。
于是中國留學生問:“電話亭又不是廁所,有必要如此嗎?”
德國人笑著說:“我們只管遵守規則,至于規則是否合理,是制定規則的人來思考決定的。”
這個段子在國人看來,多是諷刺德國人的死板。但在我看來,這實際上不也是在表揚德國人對制度和規則的尊重嗎?否則,人人都可以隨便改變規則,那還談什么“不走樣”的執行力呢?
打造“無縫的蛋”
如果法律規定“鼓勵民眾偷盜,偷盜無罪”時,怎么可以在有人偷盜的時候大聲說,你們為何偷東西?小偷有什么錯誤,他只是依法行事罷了。如果要制止盜竊,首要是改法律,而不是埋怨小偷“法律讓你偷,你們難道不辨真偽,就偷了?”錯誤的結果,不是因為守法錯了,而是法律錯了。守法恰恰沒有錯。同理,如果制度、流程、職責、KPI(效績考核表)堂而皇之成為不合作、不配合、部門主義、本位主義的擋箭牌,那么只能說明這些制度、職責、指標、流程有必要修改重造。如果真有人鉆流程制度的空子,還是說明企業有空子給人鉆,錯不在人,而在于首先如何打造一個“無縫的蛋”;不檢討制度流程,而是談論偉大的道德、責任心、職業操守,無疑是南轅北轍的做法。崗位職責被當作借口,說明職責本身有缺陷、有空白,服裝終端門店亦是如此。
某服裝公司在四川成都設有唯一的一家直營專賣店,在成都本地招聘了一名店長,店鋪的業績相當不錯。時值公司開訂貨會,要求所有直營店長出差到總部,該店長卻回復:“公司關于店長的崗位職責,沒有說要參加訂貨會這一條。如果公司一定要我去參加訂貨會,成都到廣州的路途太遠了,請公司為我買一張飛機票,否則我就不去。”
該員工確實是一個有業績的店長,但其他店長都是坐火車,總部怎么處理這種情況?除了感慨世風不古,還能做什么?管理者甚至不能理解員工怎么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實際上,該店長是名正言順“依法做事”,挑戰的是企業的現行崗位職責。假如店長崗位職責上有參加訂貨會這一條,員工就沒話說,即使她要求公司提供飛機票,公司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參照《員工出差管理制度》,火車就是火車。如果公司覺得該店長工作出色,真的可以做飛機,則作為一項獎勵措施不是更好嘛。
與其埋怨員工“個人至上”“不奉獻、不付出、不感恩”,倒不如更新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不能只寫給君子、好人和優秀的員工,制度的道德門檻不能太高,搞所謂的“管君子不管小人”。既然制度享有“企業大法”的地位,就應該嚴謹完備,沒有縫隙、沒有空位。不改變現有制度的落伍與缺失,企業就得永遠都去尋找“君子式”的員工。
如果只有少數員工如此,可以道德教育以化之;要是整個時代的潮流都是如此,企業不是要淪落到沒有員工可用的境地?企業家應看到,今天的員工和過往的不同,看到今天的用工環境和以往不同,不調整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如何適應新時代的員工管理?
職責怎樣做,才能沒有缺陷、空白?是靠一次次管理中出現的教訓來彌補嗎?一個飛機票事件,就補充上一條參加訂貨會的職責?這樣的代價太大了。職責不是管理層依靠經驗來制定的,也不是互聯網上下載一些資料,堆積、拼湊和修修改改而成的。職責真正的來源是管理程序。
崗位職責來自流程
某鞋企在北京成立分公司,下轄管理12家直營店鋪。公司很想為分公司設立管理職責,包括分公司經理、區域經理、區域督導、店長、員工等各級的崗位職責。我問公司的老板,是否要先修改流程,制定制度?老總說不需要,只要制定各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就可以了。這在傳統零售顧問那里,根本不是難題。可對于科學零售來說,卻成了一個難題。我婉言推辭了。我和公司老板表明,即使做了,也是憑著感覺做,不是憑著道理做。因為科學零售體系中,一個崗位的職責是從哪里來的?全部是流程中來的。流程是母,職責是子。
首先,公司流程中需要這些崗位,就一定要設立這個崗位;流程完成中,不需要這個崗位,就不設立這個崗位。
其次,這個崗位要完成哪個流程中的哪項內容,就把這項內容寫進崗位職責。有10個流程,15個內容需要這個崗位完成,就寫15條。是否與崗位內容有關,完全看流程規定。流程改,職責改。
最后,要注意一旦某個崗位缺失,或者需要合并調整,流程不會因為人員變動而導致執行結果很大差異,因為這不過是原來由A完成的事情,臨時改由B來完成。
崗位職責來自流程,最根本實現了“以法授權”,因為崗位職責就是“責、權、利”的結合體。責與權來自公司的法律授權,不是上級領導的喜歡和個人意志,做什么不做什么,依法行事,非常清楚。
崗位職責來自流程,最根本解決了企業因為分工必須有不同職能部門而導致的問題,不會因為部門不同,導致本位主義,各做各的。只有如此,崗位、職責才都為流程而服務,才不會被“部門分工”“專業分工”而割裂,也才不會在組織設計和管理制度的層面,制造“本崗主義”、“本位主義”的根源。
當所有的人、部門都被企業大法“流程”而統一,都為流程而服務的時候,何來本位利益?誰因工作不力導致流程執行受阻,導致公司總體利益受損,就是自己部門、自己利益首先受損,怎么可能出現總公司和部門利益不統一呢?當所有的人、部門的主要行為都被企業大法“流程”而統一,不單單是某個領導的個人意志、獨家想法,溝通與爭吵自然大大減少;當所有人的大部分正常工作,都在企業大法“流程”控制下有序運作,還哪里來的為了類似終端POP一點小事,不斷開會、協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