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鞋網-人力資源】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汽車企業頻現高管變動。
8月13日,一汽豐田、上海通用兩大合資巨頭同時發布了高層人事變動公告。這種多年難得一見的巧合,從側面反映出汽車業眼下正處于管理層更換密集期,而這些人事調整更隱現企業戰略調整的信號。在車市下半年前景尚未明朗的背景下,車企高層人事變化也將對市場格局產生影響。
日系本土化戰略延伸
據一汽豐田上述公告,8月起,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的靈魂人物田聰明走馬上任總經理,原總經理平野雅則任常務副總經理。這是日系車企在華合資公司中首次由中方人士擔任總經理正職。
雖然豐田方面表示,此番是正常人事變動,是合資公司成立之初雙方就已協商過的定期正常輪換,但在日系車尚未從去年9月遭遇的危機中恢復到正常水平前,此次人事變動被業界解讀為豐田加強本土化營銷的一大重要舉措。
業界的這種思考不無道理,畢竟這是日系車企在華合資公司中首次由中方人士擔任總經理正職。對于何時再度輪換,豐田方面給出的答復是:“目前還不好說,要由中日雙方股東再商議。”如此,“定期正常輪換”之說自然被忽略為純粹的“官方”說辭。
一位業內資深分析人士認為,從此前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喊出“中國最重要”開始,豐田在中國已經開始為本土化讓步,借機扭轉目前的銷售頹勢,謀求未來更好的發展。
“一直以來田聰明都是一汽豐田銷售公司的靈魂人物,對中國市場的把握和對中國消費者的了解比日籍管理人員深刻,他擔任一把手更有利于一汽豐田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該人士稱。回顧董長征的出任豐田中國副總裁,也會發現豐田的人才本地化戰略彼時就已展開。
按照計劃,豐田汽車除了大量引進新產品外,新的研發中心也將在下半年落成,豐田本土化戰略開始發力。
正在加速本土化的日系車企并不止豐田一家。近年來本田、日產等都在持續不斷釋放出信號。如日產豪華品牌英菲尼迪,自“中國通”戴雷接替呂征宇成為英菲尼迪中國事業總部總經理以來,就沒停止過為國產招兵買馬。據悉,英菲尼迪市場與公關部門新加入的主要成員幾乎都是本土人才。而將總部遷至香港,更凸顯了中國市場的地位。
爭相加碼中國市場
作為美系車企的代表,上海通用日前也進行了新一輪的高層輪換:葉永明將卸任總經理一職,王曉秋則成為繼其之后,上海通用16年歷史上的第五任總經理。
據了解,自2011年初葉永明出任總經理,上海通用已連續六年蟬聯國內乘用車企銷量冠軍。葉永明高位接盤時,業界對其將如何實現再突破充滿期待。而葉永明也不斷打出了營銷奇招:梳理邁銳寶價格體系、充實“雙君”賣點、力推豪華品牌凱迪拉克……交出了一張張令人滿意的答卷;2011年和2012年上海通用繼續蟬聯乘用車企銷售冠軍位置。
如今,王曉秋將從葉永明手中接過的是一個年銷量超過百萬輛級的企業,挑戰不言而喻。業內人士認為,葉永明夯實了上海通用的營銷計劃,王曉秋目前只要按部就班即可輕松完成任務。但面對大眾系的咄咄逼人,今年上海通用要想奪得年銷量冠軍還需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這才是王曉秋面臨的最大難題。
值得關注的是,通用近期已將中國業務從國際運營部剝離,通用中國董事長將由李添澤擔任,蘇瑞博依然是通用中國總裁。通用中國直言,調整其國際運營業務的管理架構,旨在加強通用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競爭優勢。今年上半年,通用國際運營部銷量從去年的179.09萬輛增長至191.71萬輛,其中在華銷售156.74萬輛,占八成以上。通用汽車調整結構,不斷加碼中國市場也成為必然的結果。
加碼中國市場是各大汽車巨頭近年來都在爭相做的頭等大事,今年以來,車企高層人事變動比往年更頻繁,大眾、通用、豐田、現代等品牌在華合資公司紛紛換帥,調整的原因不一但目的卻一致,為了在中國市場上獲取更多的份額。
面對各大汽車巨頭在華上演的一輪輪換帥潮,誰能摸準中國市場脈動誰上,是否能找準市場定位,進行更合理的產品規劃,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所起到的作用異常關鍵。專家預測,隨著中國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車企高層調整頻率將更快。(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