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服飾業“謀變” 拉夏貝爾做中國的“ZARA”
中國是服裝大國,但不是服裝強國,中國服裝業處于品牌的初級階段,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服裝品牌,成為目前中國服裝業的公認現狀。有介于此,中國服裝企業該如何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時尚”,成了中國服裝企業必須思考的命題。
關于這一點,作為來自上海的經典之作拉夏貝爾或許更有發言權。這個有意效仿ZARA定位的本土“快時尚”品牌,不僅依靠個性化的設計,成為中國將設計滲透人文文化的經典案例,其還將法國浪漫、時尚、優雅的服飾文化引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成為了目前擁有1400家直營門店的全國知名品牌。
二、拉夏貝爾打造“快”時尚 門店溝通成“絆腳石”
據拉夏貝爾的創始人邢加興表示,學習ZARA“綜合街邊直營店——快時尚”的發展模式,是拉夏貝爾能快速走到今天的關鍵一步。而拉夏貝爾打造的“快時尚”主要包含了以下兩方面。
第一,變加盟為直營。從2002年開始,拉夏貝爾逐漸弱化經銷商加盟,并逐漸轉向一二線市場,以直營的方式慢慢向三線市場滲透。
第二,加快服裝更新速度。拉夏貝爾的設計師按照每兩個星期出一批新款的要求來進行服裝更新,來滿足快時尚需求。
可拉夏貝爾的“快時尚”之路,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據拉夏貝爾的高管透露,他們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門店間的溝通,“盡管企業已經變成直營,但眾多的門店依然孤立成軍信息無法交流,這使得庫存、調貨、公司統計難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如此以來,公司怎么能真正做到‘快’時尚呢?”
三、拉夏貝爾妙用imo“破”溝通“迷局”
為了快速的解決這個難題,拉夏貝爾云南區率先使用imo企業即時溝通工具,以此來破解門店之間的溝通困局,并借助該平臺提升整個公司的響應速度。
據悉拉夏貝爾的云南區域用上imo后,形成了一個上下游聯動的“云辦公室”,全區的門店信息都在imo組織結構樹上清晰呈現。通過文字消息、電子公告、文件傳輸等功能,門店和總部、總部和門店、門店和門店之間的溝通更加的緊密與快速,不僅總部對于門店有了直接管理的渠道,門店之間也有了自行解決問題的途徑。
“imo對我們公司的溝通真的很有幫助,比如通過imo的電子公告,能夠第一時間把公司的通知、行政文件與活動安排傳達給各個門店,使各個門店能即時了解總公司的決定,在執行過程中能更準確也更有針對性。又比如通過imo的視頻會議、群組討論,能讓門店更有執行力,當哪個門店要調貨時,只要在imo群里說一聲就能知道有沒有貨可調、從哪調,不僅如此,門店還可以直接實時的向總部回復各自的庫存情況,使得公司能正確調整產品推出的速度。”拉夏貝爾的負責人說到。
另外,拉夏貝爾云南區的IT還特別提出了imo遠程協助的便利。當員工遇到電腦方面的問題,門店人員只要對IT人員“imo一下”,然后請求遠程協助,IT人員就可以在網上幫助他解決問題。
四、imo,更懂辦公溝通!全免費、注冊即用
在服裝行業,不僅拉夏貝爾用imo,百麗(港交所:01880)、361°(港交所:01361)、以純、杉杉(上交所:600884)、安踏(港交所:02020)、愛慕內衣、女人心、探路者(深交所:300005)、報喜鳥(港交所:002154)等也都在使用imo企業即時通訊平臺。
imo云辦公室(統一通信平臺)歷經5年的卓越研發和試運營,于2010年底正式商業運營。與QQ面向5億網民提供休閑聊天服務不同的是,imo云辦公室是為全國的600萬企業(2.2億辦公人群)提供專業純凈的辦公溝通服務。與QQ相同的是,imo云辦公室也是全免費、注冊即用的。
目前,imo云辦公室已經成為全國企業(政府、學校)日常辦公的首選溝通工具。從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到趙本山的本山傳媒,從服裝行業的杉杉控股到物流行業的申通快遞,從中小學校到各級政府組織,從幾十人的中小企業到中紡機、恒大地產、中國聯通等近百家上市公司……全國各行業的辦公人群中遍布imo的身影。(來源: 深圳服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