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路】任何組織的價值創新,都源自觀念的創新和變革,觀念改變以后,才有可能帶來組織行為的改變和進步。那么,中國百貨店的價值創新,途徑在哪里? 是后臺數據挖掘?還是商品自營?見仁見智者雜多。筆者認為,其中必有一個焦點在店面——顧客服務的第一線。
何謂VMD(Visual Merchandising)系統
筆者把它整理為訴諸視覺的商品展示銷售系統。簡單理解,就是把店面全部要素圍繞商品的展示、陳列、傳遞、銷售系列,進行創新整合管理,形成商品為核心的個性化店鋪風格,創造一個對于顧客來說容易發現、容易選擇、容易購買的綜合商環境。
按照類型劃分,基本包括的四大部分:
SD (Store Design):店鋪空間設計與規劃布局。具體執行者是整體店鋪在新裝、改裝環節組建的設計團隊。依靠店鋪整體規劃理念和數據,設計系列化的數據表,比如商品存放在什么位置、放置頻次的管理記錄表,確保量化管理、更新及時有效。
MP (Merchiandise Presentaition):主題商品的設計和規劃。在理解有關VP、PP、IP的含義的基礎上,大膽實踐創新,調動供應商的商品和設計理念資源,把商品組合和視覺系統有機結合起來,策劃年度形象主題和每一個PP、VP區位,并予以實施。與此有同事,要組織主題商品、陳列端頭商品的組合和開發,不斷喚醒店面商品的價值。
MD (Merchandising)----商品計劃和管理。其任務不僅要整合商品,還要與供應商合作,成立顧客管理聯合小組,重點是圍繞供應商的商品功能,提煉、整合商品新的功能,并予以實施,不斷尋找和實現主題展示區域的價值創新點。
VPM(Visual Presentation )----短期的促銷視覺設計管理。通過文字和視覺形象,促進銷售業績。要把相關文字制作成目錄說明、印刷品、標語、POP、包裝及裝飾物設計,進行開發、傳達。還要對商品情況進行定期和重點巡檢與抽查、組織店面質量安全管理活動。
在具體執行中,分為三種區域:
VP(Visual Presentation),展示整體店鋪形象的場所。突出主打商品或設計主題,代表季節的顏色、裝飾形象轉換,追求生動趣味化。也可以稱作“店鋪10天的臉”。
PP(Point of Sales Presentation),在店內各個重要點位,搭建的商品組合或分類使用的說明。展示對應的陳列區域的重要商品,一般用POP輔助說明。
IP(Item Presentation),集中陳列單品的區域,突出商品的特性,比如小類別、色彩、設計等。包括小展架、道具、裝飾物等整合。
為什么說VMD是價值創新?
其一、中國百貨店真正重視商環境,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一年。標志有二,一是國家商務部牽頭制定的分等定級標準評價方案;二是在北京大張旗鼓地開展迎奧運綜合考核,委托第三方對店內環境進行考察打分。借著這股東風,筆者曾經所在的百貨店自己還起草了一份商環境規范,上報到有關協會組織。盡管現在看這兩件事都有臨時性的政策需求特色,沒有很好地持續下來,但是,這畢竟是個好的開始。之后,商環境建設沒有大的突破進展。
其二、目前百貨店所做的商環境工作,主要是包括停車場、三級引導、標牌導示、無障礙通道、雙語交流、消防通道、收銀臺、廣播、會員呼叫中心、客訴接待等。VI設計也是圍繞企業主觀的理念系統進行展示和傳播。上溯到2008年那次帶有包裝和運動特點的商環境工作,有一個關鍵的綱領性線索沒有提上日程,就是如何圍繞商品這個核心,建立規范的環境展示體系。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沒有接觸和建立VMD概念和執行體系。
其三、比對一下美國和日本同行業的動態。在美國百貨店,VMD被簡稱為VM,或者稱為VMD&SD(Visual Merchandising and Store Design),或者用VMD&Display(Visual Merchandising and Display)來表示。這項工作已經成為店面管理的最有創新價值的體系,在大部分百貨店內部,它屬于總經理直接控制的橫向監管功能部門。VMD系統管理思想在1980年代從美國傳到亞洲日本和香港等地,日本的百貨店有一部分重視并引進VMD系統管理概念,主管部門一般在店鋪開發或者企劃部門的下屬二級機構,要依靠賣場經理的自覺性,管理和提升店鋪的視覺商品形象,總體上屬于正在被認知和開發的價值領域,在百貨行業可選擇的新崗位中,VMD崗位價值正在升為最受矚目的熱點被追崇,成為新的職業方向。
相對而言,在中國百貨行業,大家都知道同質化競爭不是一個好現象,卻一直沒有探索出打造差異化店鋪策略的途徑,更多的討論停留在向上級的業績匯報和行業論壇演講層面。只有少部分品牌制造商和陳列師們認識到這個話題,一般百貨店決策者基本不了解這個管理思想,自然談不上實踐了,對于百貨店整體而言尚屬于空白。 (-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